根据《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实施方案(试行)》相关要求及专项体育课程考核内容,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课外体育锻炼安排如下。
一、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
采取大一、大二分层管理的方式,采用跑步打卡形式。
二、课外体育锻炼参加对象
专项体育课学生。
三、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与要求
(一)一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与要求
起止时间:教学周3-14周
使用平台:SportRun微信小程序
学期目标:完成有效跑步次数30次(20次晨跑+10次晚跑,晨跑可替代晚跑,晚跑不可替代晨跑)。
跑步时间段:
晨跑时间段为:
3-14周 周二至周五06:45-08:00(刷卡时间:06:45-07:45)
晚跑时间段为:
3-14周 周一、周二、周四18:30-20:00(刷卡时间:18:30-19:45)
(二)二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与要求
起止时间:教学周3-14周
使用平台:SportRun微信小程序
学期目标:每学期完成有效跑步次数20次。
跑步时间段:
跑步20次可选时间段为:
3-14周周二至周五:06:45-08:00(刷卡时间:06:45-07:45)
3-14周周一、周二、周四:18:30-20:00(刷卡时间:18:30-19:45)
(三)使用SportRun微信小程序完成跑步打卡的要求及使用说明
每天每个时间段最多计算一次有效次数。每场次跑步开始前须在田径场入口处校园卡刷卡1次,之后完成SportRun小程序有效跑步,记为一次有效次数。
距离:每次不少于2km,按照任意顺序经过全部打卡点
配速:男生平均配速3-9分钟/km;女生平均配速4-10分钟/km
地点:各校区田径场
小程序使用说明见《SportRun阳光课外锻炼微信小程序操作手册(学生端)》(附后)。
四、课外体育锻炼成绩评定
课外体育锻炼计入当学期体育专项课总分,占体育专项课总成绩的20%。
(一)一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绩评定:
一年级学生每学期应完成有效跑步打卡30次,其中晨跑20次和晚跑10次,晨跑每次计0.75分,晚跑每次计0.5分,合计20分。晨跑可替代晚跑,晚跑不能替代晨跑,替代晚跑的晨跑次数以0.5分/次计。
(二)二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绩评定:
二年级学生每学期应完成有效跑步打卡20次,每次计1分,合计20分。
五、课外体育锻炼注意事项及纪律要求
1.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学生需穿运动服、运动鞋,做好准备活动,防止运动损伤;
2.如遇雨天(以跑步时间段下雨为准),则停跑。
3.如遇雾霾天,跑步照常进行,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。
4.如遇节假日,相关晨跑事宜请注意浏览体育与健康学院网上相关通知。
5.学生必须认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,严格遵守课外体育锻炼纪律,禁止使用自行车、电瓶车等替代跑步,禁止同时带多部设备打卡跑步记录,禁止他人替跑、接力跑,弄虚作假一经查实,根据《关于学生体育课考核和课外体育锻炼违纪的处理办法(修订)》处理。
体育与健康学院
2025年3月11日
附件:《SportRun阳光课外锻炼微信小程序操作手册(学生端)》